什么是涉入理论?

涉入理论的研究最早可溯及1947年,美国学者Sherif与Cantril两位学者所提出的“自我涉入”,用以预测一个人因其地位或角色对于他人的说服(或相反意见)的态度。在Krugman(1967)继之研究 “低涉入的消费者行为”后,涉入理论的重要性开始普遍的受到学者的重视。涉入理论所探讨的,主要是消费者的决策过程。

一般认为,涉入理论可以合理地解释为何消费者并非总是依据理性决策模式,进行充分的信息搜集、筛选、评估再做购买决策。过去的研究显示,高低产品涉入者在学习模式、认知反应、信息处理、品牌偏好等构面上均有明显差异,因此产品涉入不失为营销人员进行市场区隔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
涉入理论在营销战略上的应用颇为广泛,心理变量区隔、媒体策略、中央/外围说服路径等议题皆属其涵盖范围。Zaichkowsky(1985)指出:涉入是个人认知该产品与其内在需要、兴趣和价值观的攸关程度。在此定义中,自我概念是影响涉入的重要因素之一,当消费者认知到产品有助于达成其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时,对该产品的涉入程度将会升高。

(QQ/微信:314111741):西安王尘宇 » 什么是涉入理论?

赞 (0) 打赏

相关推荐

    暂无内容!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微信扫一扫打赏